【教师获奖】国际交流学院教师在2024年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2024年7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全面推进高校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促进高校外语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式启动2024年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国际交流学院选派王萍、卜照里、万丹三位教师参赛,三位参赛教师深挖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有机融思政育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之中,呈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大赛组委会专家的严格评审,国际交流学院三位教师在2024年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中均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是面向全国本科高校英语教师的一项大型赛事。大赛旨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性:促进教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其系统、有机融入外语教学,充分发挥高校外语课程铸魂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性:促进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创新,充分运用数智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育人路径、激发课堂活力,在教学与评价全流程中实现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促进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增强外语育人功能认同,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学科内容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技能,关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反思的全过程,从而为高校教师搭建沟通、交流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平台。
一直以来,国际交流学院十分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致力于培养学院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英语这一人文学科的课程优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实现其语言、能力、素养全面发展的学习脚手架,潜移默化地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中西语言文化的思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同时,成为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与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