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 国际交流学院第三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


2025916日,我院第三教研室在文华楼208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研室主任王萍主持活动,第二单元主讲教师衡芝兰进行课程设计分享,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聚焦艺术特色,优化课程设计

备课会上,衡芝兰老师以“艺术语境下的英语应用”为主题,系统介绍了第二单元的教学框架。她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提出“以作品为媒介,以语言为工具”的教学理念,通过经典艺术案例解析、跨文化对比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衡芝兰强调:“课程需兼顾语言规范性与艺术创造性,例如在词汇教学中融入艺术史背景,在口语训练中模拟艺术作品交流场景。”

集体智慧碰撞,共探教学创新

教研室主任王萍指出,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构建“语言+艺术”的双重能力培养体系。她建议:

技术赋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艺术展览场景,提升沉浸式学习体验;

评价改革:增设“艺术项目英语展示”环节,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平衡语言教学与艺术类专业需求”展开热烈讨论。青年教师迟天琳提出:“可引入‘艺术工作坊’形式,让学生用英语完成从创作构思到作品阐释的全流程。”资深教授孙威老师则强调:“需强化基础语法训练,避免因过度追求专业特色而忽视语言本质。”

教研室主任王萍总结:“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英语+艺术’交叉研究,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类专业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