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转型方案
一、 分层次教学改革
随着外语科目在今后高考中所占比重及成绩获取途径的改革,我国外语教育体现出个性化发展趋势。大学外语是高中外语课程向更高层次的延伸,因此,大学外语教学体系改革也势在必行。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专业需要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分级教学。课程设置也要体现出外语的工具性、时代性和应用性。为了满足学生对外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除了开设大学英语必修课外,还应开设一些选修课,供学生们选修。
(一)课程设置
1、必修课
公共外语部共开设大学英语和英语视听说两门必修课,现根据不同专业类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周期及不同的学时安排,并在部分专业实行分层次教学。
1)艺术类专业开大学英语课程一学年,共124学时;
2)非艺术类专业开大学英语课程两学年,分为A、B和C三个层次授课,教材难度不同、课时安排不同、授课教师不同、教学重点不同、考试内容不同。
A层次
课程设置:大学英语综合课(含阅读、写作、翻译、语法),周学时4;
视听说课程,周学时2;
总学时:第一学期90学时,其它三学期均为96学时,总学时 378;
教材要求:教材难度较大,教学要求较高;
开课对象:英语基础较好,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
有考研、出国,到外企工作的意向或对外语有特殊需求的同学。
B层次
课程设置:大学英语提高课(含语法、阅读、写作、翻译),周学时4;
视听说课,周学时1 ;
总学时:第一学期74学时,其它三学期均为80学时,总学时 314;
教材要求:教材难度稍低,教学要求稍低;
开课对象:英语基础一般,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没有明确与外语相关的就业取向。
C层次
课程设置:大学英语基础课(含基础词汇,基本语法,简单阅读),周学时3;视听说课程,周学时1;
总学时:第一学期60学时,其它三学期均为64学时,总学时252;
教材要求:教材难度较低,教学要求较低;
开课对象: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2、选修课
1)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读、写、译);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面向二年级以上学生)
开课目的:满足学生的考研需求;
学时安排:周学时4×9周,总学时36;
2)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面向全校学生)
开课目的:满足出国或到外企工作同学的需求
学时安排:周学时4×9周,总学时36;
(二)分级依据
新生入学后军训前,由学工部门做好入学教育和考前动员,由教务处组织,共外部配合,对所有新生进行一次英语入学测试。将本次成绩和高考成绩相加之和作为学生分层的主要参考,各教学院或各专业范围内,入学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总分排在前20%的可考虑选A层次;排在后20%的可考虑选C层次;中间60%选B层次。
(三)管理措施
1、三级管理,分工负责;
分层次教学总的设计、调整及监督实施由共外部主任主抓;教研室主任负责落实及日常管理;另设专人分别负责A、B、C层次的教学实践、问题反馈及经验收集。
2、滚动管理,阶段调整;
对A、B、C层次进行滚动制管理,每学期或学年的期末考试是滚动调整的主要依据。滚动管理的原则为:在A层次学习吃力者可调整到B层次;B层次表现优秀并达到A层次教学要求的,可调整到A层次;B层次学习吃力者,可降低学习要求,调整到C层次;C层次学有余力者,可调整到B层次。总的原则是逐级调整,上下对调。
二、考核方式改革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大学英语课程与视听说课程均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增至50%,阶段测试、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及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是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旨在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及课外实践的重要性,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终结性评价仍以期末统一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全面、细致地考查一个完整学期的学习内容。
(二)水平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
大学英语课程的期中考试改过去统一的书面考试为形式多样的自主考试。各班任课教师根据每班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考试形式及内容,并通过统一评分标准、规范期中考试报告表的填写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自主考试的监控,对考试效果进行及时反馈。
(三)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
鉴于语言学习在于实践的特殊性,公共外语部强调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于比赛中锻炼自己,于表演中提升自己,进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目的。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体验,与体验中内化英语应用能力,我们将第二课堂的参与情况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占10%,以期达到人人实践、人人应用、人人提高的目的。